懵!市民首次办护照买国际机票竟遭“限飞”被标“失信人员”无处“证清白”
时间:2023-12-09  浏览次数:663

  平生第一次办理护照购买国际机票,就被限飞。近日,市民朱先生向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求助,他不知为何被标记为失信被执行人,反映无门。

  朱先生是本市一家公司的员工,近日,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准备派他去中东地区开展工作,公司人事部门帮其申请办理了因公的“公务普通护照”。10月上旬,护照完成签发。“之后这本护照就由公司保管着。”他说,11月上旬,他办好沙特签证后,领取护照,开始准备购买国际机票等。

  11月10日,他在“携程商旅”App上,使用自己这本护照登记乘机人信息,准备先购买从上海到迪拜的机票,但订票页面显示“乘机人为司法机构提供的失信被执行人,无法预订机票,请修改乘机人”。他又尝试了飞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航旅纵横等渠道,同样无法预订。“航旅纵横”还显示“乘机人中存在失信被执行人,任何渠道均无法预订机票”。

  朱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未办理过因私护照,这本因公护照是自己平生办理的第一本护照。这次也是他第一次购买国际机票。“我的出境证明也已顺利办出,却没想到,会遇到不能购买国际机票,被‘限制出境’。”

  为了查验“清白”,他尝试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查询自己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及被限制高消费人员,但输入姓名、身份证号码,查无发现。他在网上也查不到任何自己涉及案件、以及被法院执行的信息。“我又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站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报告也显示我个人不存在欠费逾期等不良信用记录。征信报告表明我个人信用良好,无不良记录。”在小程序“信用上海”上也同样查不到任何征信问题。

  但来自携程商旅、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等第三方公司的反馈依然是:朱先生的护照号在中国航信系统上被标记为失信被执行人,系统无法出票。

  记者了解到,航空公司依据的“信用数据”,来自“中国航信”提供的失信名单。被标记失信的名单人员是无法无法预订购买机票,从而限制失信人高消费。中国航信即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航空运输旅游信息服务的大型国有独资高科技企业,总部设在北京,主营业务是提供航空客运业务处理等服务,是航空旅游行业领先的信息技术及商务服务提供商。

  朱先生依据身份证号码的信用查询,未发现任何问题,购买国内机票畅通无阻,这表明了一种“清白”。但关联护照号的国际机票,却不能购买,是护照出了问题吗?这令他费解。朱先生说,他已向护照签发单位申请护照信息核实,得到反馈:该护照号正常无问题。

  11月中旬,朱先生前往中国航信公司上海分公司咨询反馈,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无法处理这种情况,也没办法反馈给北京总部。“14号下午我打110报警,希望民警能一起来中国航信公司上海分公司这边协调,但民警表示该情况不属于警察管辖范围。”民航局方面也表示没办法处理。

  记者也试着拨打了中国航信公司上海分公司电话,接电人员表示,上海分公司没有业务部门,只有诸如党群、纪检等职能部门。记者问对方能否将此情况反馈给中国航信总部?接电人员给出“无法处理”“不知道找哪个部门”“不转达”“没有电话”“请自行网上查询联系”的答复。随后记者多次拨打中国航信官网公布的两个电话,始终无人接通。

  朱先生表示,他也打过无数个中国航信的电话,都打不通。他也向中国航信发送了电子邮件,始终没有回音。

  目前,朱先生获得的信息只有“请与执行法院联系”。他很困惑,他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查不到任何自己涉及案件、以及被法院执行的信息。他又该与哪个“执行法院”联系呢?他呼吁中国航信能否公开申诉通道,接到公民反映后,公司应先行“自查”,而不要一味推给法院。




上一篇:美研究:33万亿美债大山势必愈加庞大美政府最终或难找到国债买家   下一篇:市场震荡或导致券商业绩持续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