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论国色天香非牡丹莫属,而在上海,欣赏牡丹盛开美景的佳处当属已有近百年历史的漕溪公园。昨天,漕溪公园里热闹非凡。由徐汇区文旅局、林长制办公室、漕河泾街道共同主办的这场牡丹游园会是近百年来头一遭,而且,可以观赏的远不止牡丹的国色。
漕溪公园规模虽不大,却历史悠久,园景精致,拥有上海最大的百年古牡丹群,共有约20个品种逾千株牡丹,其中不少比现今游客的年龄还要大上几轮。
瞧,或艳丽或清雅,一朵朵牡丹次第盛开,枝头争艳,引得游客纷纷掏出手机、举起自拍杆,记录下春回大地的芬芳;听,那处处牡丹丛中传出的吴侬软语,咿咿呀呀声声慢,正是经典评弹的乐曲声,穿着绯红旗袍的演员们在古典园林的沉浸式演出中,与花争艳,与花同美。还有那边厢,五龄童们花中写生,老当益壮的非遗传人们在非遗集市中各展绝活,无意中邂逅这场牡丹游园会的健身客、赏花客纷纷大呼过瘾,看到香囊、面塑、风筝、盘扣、绒绣等文创产品忍不住选购一二,把这份独属于漕溪牡丹的醉人记忆凝固住。
以“满园春·繁花”为主题的牡丹游园会将公园美景和文化瑰宝有机融合。园内多处草坪上,评弹演员轮流登场,唱的唱,说的说,弹的弹,表演各自的拿手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传统戏曲的氛围感与簇簇牡丹完美匹配。在评弹之余,还有跨界的歌舞表演和旗袍展示,让游客们穿越时空,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艺术性和多样性。
在非遗集市里,具有海派文化鲜明特色的香囊、面塑、风筝、盘扣、绒绣等各类非遗手工艺展示也让市民游客流连忘返。扎染出的蓝色小兔、绣工精美的葫芦香囊、时尚与传统并存的面塑,都让游客们在欣赏之余禁不住还想采购几件非遗文创产品,把传统文化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