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今天降息不?
时间:2024-01-15  浏览次数:663

  现在经济的主要矛盾在需求侧。去年10月底,我国新增万亿国债,加大政府投资支出,对需求侧有一定程度的托底作用。开年第一周,被市场寄予厚望的PSL终于重启。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

  目前看这个节奏,央行全年PSL的规模不会太大,市场中性的预测规模在万亿级别以内,对经济的拉动有限。

  消息说,彭博社预计中国央行预计于周一(15日)将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将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调降10BP至2.4%。

  这个事情,在这个时点上,确实有点“不敢信其无”那个味道。一个是,最早提万亿国债刺激方案的,去年10月,也是彭博社先出来的。第二,12月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调降了存款利率,“呵护商业银行净利润,不好降息”的压力,阶段性有所缓解。第三,保汇率方面,美国目前货币政策基调以鸽派为主,至少维持当前利率水平,未来短期内可能会降息,汇率方面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压力有所缓解。

  市场关于是否降息的博弈,已经达到了极致。上周10年期国债期货收益率从年初2.55%左右,下跌至2.50%左右,降息降准预期增强,10年期国债期货站上了103元的高点。周五,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403)跌0.21%,高处不胜寒,已经开始交易降息预期落地。

  给大家随便看一眼现在机构投资者极其纠结的观点,大家还是有很强的降息预期,给定目前的基本面数据和经济运行情况。但是对于什么时候落地,怎么去博弈,却充满了纠结。还有一种观点,是看着PSL的力度决定降息。PSL力度够大,央行结构性工具使用的强度较高,那么降息预期,可能会有较大概率落空。否则,则还是存在较大概率落地的可能性。

  债市:现在债券资产的定价,已经隐含了很强的降息预期。大部分交易者的策略,目前看下来基本是很大仓位还拿着债,等降息落地就撤退。

  大家对于债市纠结的点,还是蛮清楚的,但是对于股市的交易逻辑,还是有很大程度的观点分化。上周周一(1月8日),我们在公号问了一下大家对于A股市场的展望和态度,快5000人参与投票,里面有两成是机构投资者。当时A股年初开门四天,在2900点左右。我们来看下结果,也看看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差异:

  (1)大多数人还是悲观的,七成人认为“快到底了”或者“离底部还远”。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认为已经到底了。

  (2)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要乐观一些。有41.0%的机构投资者认为“快到底了”,31.7%认为离底部还远。相比之下,选这两个选项的个人投资者占比都低7%左右。

  (4)机构投资者操作策略以“攻”为主,准备加仓的占比39.1%,准备减仓的占比13.2%,都比个人投资者在这两个选项上的占比要高4-5%。

  社融略低于预期,居民、企业中长期贷款少增,CPI连续三月处于负值区间,进出口数据差强人意。主要数据如下:

  2023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预期2.20万亿元,前值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预期1.40万亿元,前值1.09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其中,居民贷新增2221亿元,同比多增468亿元;企业贷新增8916亿元,同比少增3721亿元,其中的企业中长贷新增8612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连续6个月同比少增。

  2023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3.8万亿元,环比增长2.8%。其中:出口2.2万亿元,增长3.5%;进口1.6万亿元,增长2.0%。按美元计价,今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5319.0亿美元,环比增长3.1%。其中:出口3036.2亿美元,增长3.7%;进口2282.8亿美元,增长2.2%。

  各个指标的详细解读及市场机构观点评论,可以看昨天的香帅财富周报。(点击跳转:市场磨底,内外部宏观数据的信号,红海停航冲击|香帅财富周报)

  (2)政府债务还是对于社融新增的强支撑项。未来发行进度和规模,还有待观察。已发政府债务对经济的实际拉动效果,还看执行效果和货币的配合。

  (4)进出口数据虽然看起来近期的变化差强人意,还可以。但是结构上,我国对欧、对美的出口,同比降速仍较高。12月我国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 19.5%,对欧盟出口同比下降 17.5%。欧美高利率水平下,需求现疲软趋势,我国外需存在一定压力。比如美国12月ISM制造业PMI指数47.4,已连续第14个月萎缩。

  不管怎样,日子总是要过的,诚如《繁花》里,爷叔的一句鸡汤“目标从来就不遥远,一步步,一天天。只管全力以赴,剩下的交给时间”。




上一篇:伪GAY和真GAY   下一篇: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国羽男双女双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