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人员占13看乡镇企业如何炼成省级“专精特新”
时间:2024-06-30  浏览次数:663

  消除了影响产品稳定性的缺陷,站上行业的技术前沿;连同管理人员在内30名员工的人员配置,研发人员竟高达10人,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6%。凭借硬核科技实力,把一台台电缆分支箱做到极致,去年成功摘取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荣誉称号。这样的创业传奇就发生在甘泉街道科技型民企扬州施恩格电气有限公司。

  30日上午,梅雨季节难得的清凉天气,施恩格电气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一线操作工接线、组装、检测、封装,各个工序井井有条。在产品陈列室,扬州施恩格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峰打开一台电缆分支箱门,操作着开关。“几年前,我们引进了欧洲的制造技术,结合国内同行的技术方案,开发制造电缆分支箱。但在投产过程中发现生产效率较低,一些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温升、短耐等达不到国家电网的抽检要求。”张海峰告诉记者,后来,公司立马以自己的科技人才为班底,组建新产品研发团队,新开发的电缆分支箱箱体、专用的母线系统、新一代低温升的断路器等一系列产品克服了相关缺陷,满足了国家电网的抽检要求,提升了电网运维的安全性能,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还压缩了生产成本。

  研发团队不仅负责日常新产品的研发设计,还面向客户,建立起一个信息反馈、搜集、研判、设计、比对、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公司一位工程师表示,“无论出现什么新问题,只要一接到客户的电话,十个人的研发团队就会迅速进入状态,有针对性地拿出解决方案。”

  背靠大树好乘凉。凭借优越的产品性能,施恩格电气产品被国家电网等众多央企看中,并随着国家电网改造的推进,广泛进入了国内诸多大城市。“这几年,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强劲,带动了充电桩的大规模铺设,像电缆分支箱等电气设施也随之有了较大的市场需求量。”张海峰说,在与众多央企的合作中,施恩格电气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除了产品质量过硬,还要尽可能提升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压缩可变生产成本,保持硬核竞争力。

  为了持续扩张优质产能,让新质生产力“链”上发展新动能,施恩格电气将很快投资建设二期智能化生产线万元,将建设标准化厂房,新上一条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线。届时,流水线将辅助机械手装配,实现智能化生产与检测。预计于年底投运。”张海峰说。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断挑战自我生生不息的动力。正是因为时刻保持创新的活力,施恩格电气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保持发展的主动权。资料显示,今年1到5月,施恩格电气实现开票同比猛增30%,半年有望突破3000万元,公司发展渐入佳境。扬州施恩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文美表示,“在稳固与国家电网合作的基础上,今后还将尝试进入其他电力系统、物流网等新领域,在公共服务方面再分得一杯羹。”




上一篇:1-6!国少惨败日职联梯队4战3败从欧洲输到日本董路无奈了   下一篇:老祖宗说:“过年上坟带三人祖先高兴财上门”具体指哪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