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5日讯(记者 李智 实习生 孙奕臻)当地时间7月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我们首次以“上海合作组织+”的形式举行峰会,好朋友、新伙伴济济一堂、共商大计,说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本组织理念广受欢迎,成员国的朋友遍布天下。
当地时间7月3日晚,习近平在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前会见了俄罗斯总统普京。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会谈期间讨论了俄中双边关系的不同领域,并就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普京表示,当前,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双方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俄中关系不结盟、不针对第三方,符合两国人民的福祉。谈到经贸问题时,普京指出,俄中贸易额在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出现积极态势。目前,双方共同努力的目标是持续实施202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莫斯科后批准的《2030年前俄中经济合作关键领域发展计划》。
中俄免签政策,普京称,其对两国经贸合作有很大促进作用。据统计,2024年将有超过26万人使用免签通道在俄罗斯与中国之间进行团体旅行,两国的游客流量正在增长。2023年,双方游客总数超过120万人次。今年,两国建交75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仍在继续,俄中两国正在为了两国人民的利益而行动。
中阿自1992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方各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在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双方同意拓展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加强国际协作,共同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共同促进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
俄新社称,阿塞拜疆和中国在经济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加强工业化和投资合作方面潜力巨大。双方将充分发挥中阿产业与投资合作工作机制作用,加强在愿景、规划和政策方面的对接,为双方企业提供协助,按照市场导向原则积极推进在能源(包括油气开采与加工、绿色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通讯、数字经济、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领域的合作。
近日,哈通社网站刊文称,哈萨克斯坦和中国正在两国合作“黄金三十年”的框架下积极扩大互动,启动一系列合作项目,涉及贸易、石油、天然气以及旅游和教育等不同领域。
哈萨克斯坦着名汉学家阿季尔·考克诺夫指出,哈中关系正处于上升阶段。双方有大量项目,许多协议即将签署。我们的商界关注中国,特别是在教育项目上。中国在机器人、计算机和航天技术方面取得的进步,引起了人们对中国教育的极大兴趣,这种共同的兴趣使得文化交流更加重要。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目前该机制已扩大为一个推动区域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促进贸易和安全等领域合作的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共占世界人口的40%。它们创造了世界2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拥有世界20%的石油储备。上合组织成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打击其所称的“三股势力”,即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