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乡镇偏远、条件差、工作忙、进步难等因素,报考人数少、进面分数低、上岸难度小,这就给不少人提供了运作空间,以前可以这么操作:
在逢进必考的规定下,不管你是谁,你至少要迈进公务员的大门后面才好操作,所以有很多有关系有背景的会选择乡镇这条“捷径”,就盯着好考的乡镇岗位,先拿到行政编再说,公务员身份到手后再想办法调动,这对于乡镇是很不公平的,我好不容易招到的人,干了一年半载就跑了,找谁说理去?万一明年招的又跑了呢?工作还怎么开展。
因此在以前乡镇没有服务期的情况下,乡镇岗成为进入公务员门槛的快车道,只要服务期一过,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乡镇纵使不愿意但也没办法,属于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更过分的是有人试用期还没有过,只是在乡镇待上一段时间,上面的借调函就发来了,报考的是乡镇,最后成为省厅、市直的人,最关键的是一切都符合程序、合情合理。
上学时候谁没个清北梦呢?想法很美好,现实更残酷。2014年印发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新录用乡镇公务员在乡镇机关最低服务年限为5年,这才基本终结了这一现象。
这一政策的出台本意是保护乡镇人才流失,但时至今日变味了,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很大一部分普通人彻底在乡镇锁死了,原先即便没有资源,但是也没有服务期的枷锁,可以通过个人表现突出、公选、遴选等方式去上级单位,到了区里、市里肯定比乡镇好,无论是工作强度还是晋升难度等方面。
现在有5年服务期,就算你25岁考上,5年后也30岁了,在基层5年忙碌的日子过去了,当年的学习根本没有剩下几成功力,我有个朋友就在乡镇,晚上加班是常事,周六默认上班,每周单休,且要做到随叫随到,工作很累很忙,下了班只想早点休息,并且后面还面临结婚生子的压力,慢慢温水煮青蛙,大部分人就一辈子呆乡镇了,想走也无能为力了。
至于仕途就更不用想了,顶破天也只是正科,但是又有几个人能干到乡镇党委书记、干到镇长呢?很多人考上之前以为正科副科都是小官,压根看不上,但实际上大部分在乡镇的混个副科就不错了,很多人到退休也只是个股级。
关键原先容易上岸的乡镇岗,现如今只能成为不限专业、不限户籍、不限学历的三不限岗位。原本没有三不限岗位,愿意报考的人太少,但是现在有了三不限加上考公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乡镇岗反倒成为卷天卷地卷自己的岗位,分数可一点不低。
所以,5年服务期本来是保护弱者的,但是现在最受伤的还是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孩子,他们一辈子被锁死在了乡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