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全国开展,一大批老照片以百姓视角和光影艺术,生动记录时代风云和辉煌成就。我们发起寻访活动,回访老照片中的人物,聆听跨越时空的对线月,邮递员罗细英从陈坊乡出发前往锁子桥村(自然村)送信件和报刊,为了赶时间、抄近路,就扛着自行车过河。跟随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在河边拍下了这张照片。如今,老照片拍摄地的小河沟上已建起了公路桥。
这是在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的老照片拍摄地,罗细英展示当年的老照片。如今河上已建起了公路桥,身后是现在邮递员使用的电动三轮邮政车(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罗细英走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的山间邮路上(2007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春园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罗细英在步行送邮件的路上(2011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罗细英走在曾经的乡邮路上。如今的乡邮路已长满杂草(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罗细英冒着大雨骑车出发去送邮件(2011年7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罗细英把信件送到居民手中(2007年1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春园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邮政代办所,罗细英(右)与老同事聊天(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邮政代办所,罗细英(左)体验新更换的无人自动出库设备(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的老照片拍摄地,罗细英试驾现在邮递员使用的电动三轮邮政车(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沽溪村旁的一条公路(无人机照片,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群山环抱中的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沽溪村(9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罗细英回到沽溪村探望服务过的村民(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沽溪村,罗细英(右)与相识的村民温春香叙旧(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江西省铅山县陈坊乡沽溪村,罗细英(左)与一位相识的老人聊天(9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这是在位于江西省铅山县县城的家中,罗细英(右二)与家人合影(9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