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每一笔衔接资金都是撬动希望的杠杆。近年来,太湖县大石乡始终坚守使命担当,将项目谋划、精准实施与全流程监管贯穿始终,确保财政资金精准“滴灌”乡村发展根系,焕发蓬勃生机。
源头活水,精耕项目库提质效。项目是引擎,谋划是基石。2025年以来,大石乡紧扣基础设施提档、人居环境焕新、产业筋骨强健三大方向,广开言路,汇集村申报项目233个。联合农业、财政、乡村振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组建“项目评估团”,开展多维度“体检”。经乡级严苛论证评审,35个优质项目脱颖而出,最终9个获县级批复成功入库。
项目入库并非高枕无忧,而是优中选优的起点。针对产业与人居项目,创新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现场评审,深度“把脉”项目前期准备、预期效益、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以量化评分定高下,精准遴选出年度拟实施项目。其中,一个千万级重大项目,提级市级论证把关,力求万无一失。层层筛选,只为项目源头活水清澈有力。
多元模式,巧用组合拳激活力。项目建设无定式,实效方为硬道理。2025年,大石乡5个衔接资金项目因地制宜,灵活选用实施路径,工程进度蹄疾步稳。
全链监管,筑牢“防火墙”守底线。严管即是厚爱。大石乡构建项目落地、资金拨付、效果评估全链条“防火墙”,确保资金阳光运行。
”。构建“线上+线下”动态监管体系,线上实时传输施工关键节点影像,进度可视化、透明化;线下坚持“脚步丈量工程”,每周至少深入工地一次,重点核查施工量与台账、材料配比规格、隐蔽工程影像等是否相符,确保蓝图化为实景,每分投入掷地有声。
”。严格执行县级报账规程。县级重点产业发展资金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实施“负面清单”高压线管理,杜绝无关支出、“门面工程”或“垒大户”,依规据实及时将资金拨付给相关主体。铁律之下,资金精准直达发展急需。
”。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项目立项即锁定清晰绩效目标,实施中强化动态监控,执行季度“体检”,问题早发现早纠偏。项目完工30日内必开展绩效自评,评价结果挂钩未来项目申报与资金分配,形成闭环管理。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