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余杭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讲述他们在余杭大显身手、奋发进取、各尽其才的故事。今天,小余儿带大家走近径山书院的联合创始人陈洁瑾,看她如何将一间乡村“小民宿”做成茶产业+文旅的“大文章”。
这份漂亮的成绩单,就是来自80后农创客——余杭径山书院联合创始人陈洁瑾。五年前,她放弃城市工作,扎根于径山,探寻“茶产业+文旅”新路径,让千年古茶飘出新香……
在径山的各大茶园里,迎来了一批“小小茶农”,孩子们身穿汉服、头戴斗笠,穿梭在层层迭迭的茶垄间,尽情采摘着茶树上的片片新绿。随后,孩子们又化身成为“茶艺师”,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老师学习制茶、捻茶、罗茶等七大泡茶关键步骤。活动将自然教育课程与茶叶采摘等农耕文化相结合,让孩子通过现场的亲身感受,加深了对茶文化的理解。
今年春茶季,陈洁瑾和团队根据经验,综合客户类型、偏好等,量身打造了《径山小茶商》项目,主要通过“非遗+研学+营销”的方式,让孩子们化身小茶商,体验茶叶采摘制作技艺、领略径山茶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学习商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忙的时候,陈洁瑾每天要接待五百人。
“今年的径山小茶商,是我们交的一份比较满意的答卷。以茶为源,启蒙开发孩子们的茶商思维,是把茶旅融合做得非常深度的一个产品。”陈洁瑾说。
六年前,陈洁瑾来到径山,便被这里的优美环境和茶文化底蕴吸引。于是她毅然决然放弃了城市工作,当起了“跨界”农创客。从前台到服务员,再到保洁,创业初期她身兼数职,经常忙得脚不沾地。尽管如此,她还是用自己一腔热血,不断为径山茶的推广做着自己的探索。
以文化为基地,陈洁瑾和团队经常“头脑风暴”,除了采茶研学游,还会策划日常汉服点茶、茶文创产品展销活动。目前她的团队已经有30多人,不少年轻人和她一样来到乡村创业、发展,并深深爱上乡村。径山书院工作人员邬冰清说:“在她的带领下我感受到,在乡村工作也没有那么枯燥,乡村运营也可以有声有色的。”
一片绿叶子,在一批像陈洁瑾式创客的“呵护”下,慢慢变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金叶子”。“我们会一直坚持让茶文化更年轻化这件事,把径山茶这篇文章做深做精,更好地弘扬径山茶文化。”陈洁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