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本好书入选2024“上海好书”半年榜!你爱的书上榜了吗?
时间:2024-08-21  浏览次数:663

  蝉鸣夏意浓,书香润申城。8月13日下午,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市版协、市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组织的2024“上海好书”半年榜发布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举办。此次半年榜共选入2024年上半年出版的30种图书,内容覆盖主题出版、人文社科、文学艺术、科普生活、少儿读物五大品类,其中主题出版类好书3种,人文社科类13种,文学艺术类5种,少儿读物5种,科普生活4种,集中展示了一批适合全民阅读的最新出版成果,进一步打响了“上海好书”品牌,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记者了解到,这次的“上海好书”半年榜更加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赓续红色血脉。其中,格致出版社《“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聚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与“不变”,围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议题,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首要任务、重要动力、战略路径等。上海人民出版社《人间清白——首届中央监察委“龙华四烈士”》则首次以纪实文学形式描摹了“龙华四烈士”等早期纪检监察先驱的革命群像和奋斗故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为国铸盾——中国原子弹之路》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和“两弹一星”精神提出25周年,回顾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攻关之路。上海文艺出版社《一路奔北》聚焦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建设过程,真情描述年轻科研团队攻破系列世界级科技难题,走出一条中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的康庄大道的故事。

  “见宏思微,以微窥宏”。此次“上海好书”半年榜也聚焦中华灿烂文明,关注中华文明的细节局部,从不同面向见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海古籍出版社《七至十三世纪汉藏与多民族文明关系史》梳理11—13世纪宋、吐蕃、辽、回鹘、等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史实,建构具有学理逻辑的汉藏多民族共创中华文明的历史叙述与文明史观。上海三联书店《宋元山水画之变:从环境生态看中国艺术史》尝试从环境生态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展现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东华大学出版社《中国最美服饰丛书——五色华彩马面裙》作为国内第一部马面裙学术专着,首次从中国传统色彩角度展开体系化研究,真实再现马面裙之绝美。少年儿童出版社《丹青街》系书画题材的儿童成长小说,深刻展现丹青技艺的独特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凸显两代人对技艺工艺的执着追求与高尚品格。

  高质量出版是文明交流互鉴重要途径之一。这次“上海好书”半年榜在聚焦文明交流互鉴方面也表现亮眼: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系“第一次遇见”系列图书重点项目第一种,该丛书分为名人、风物、经典、科技四个门类,通过介绍古今中外人类文明成就的精华,传达文明互鉴和文化传承发展的当代价值。上海译文出版社《君幸食:一场贯穿古今的中餐盛宴》是英国学者扶霞·邓洛普对中餐历史及实地研究的结晶,给中国传统烹饪智慧找到全球性参照和现代性诠释。上海三联书店《如何打开中国艺术》汇集巫鸿、白谦慎等25位艺术史领域权威学者,聚成一部“中国艺术史指南”。

  此外,2024“上海好书”半年榜还密切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与科技前沿普及话题。在社会热点话题方面,上海文艺出版社《去北川》书写北川自“5·12”大地震整体搬迁后,涅槃重建取得跨越发展的壮丽过程,是一次向经典纪实范式致敬、探索新时代主题纪实方法的文学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后冷战时期的美俄关系(1991—2016)》对北约东扩、俄罗斯协助美国反恐、在欧洲的导弹防御等诸多涉及美俄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剖析。而在科技前沿普及领域,上海教育出版社《我能帮上什么忙?——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的现场医疗记录》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精神科的工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走出地球的生命》作为国内首部以空间生命科学为主题的科普作品,描述人及其他生物在太空中因重力、辐射、磁场等的变化而遭遇的影响,带领读者经历一次奇妙的太空之旅。中国中福会出版社“中国高科技成就绘本”系列(第二辑)则用中国科学家的专业与热爱为儿童带来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科普图画书,服务科技强国建设,弘扬科学家精神。

  “这次的2024‘上海好书’半年榜是回馈上海以及全国广大读者的一份答卷,它的主题更加多元化,也体现出了更高的专业水准,更讲究对细节的探问与考究。为了增加高品质的文化供给,让读者捧到一本好书,上海出版人未来也将持续探索与努力。”上海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上海市编辑学会副会长毛小曼表示。

  据悉,8月14日-9月30日钟书阁33家全国网点将安排专柜专架,集中展示展销2024 年度“上海好书”半年榜图书。悦悦图书网站将上线"上海好书榜",让读者们足不出户就能一键式解锁上海好书。




上一篇:9999%的黄金是怎样炼成的?   下一篇:台媒炒作“台2026年F-16V数量排全球第一”岛内网民讽: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