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tí)蝉(chán)憾(hàn)这个事件网友怎么看?
时间:2023-06-27  浏览次数:663

  追求长寿可能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如今长寿的人也一直被人们所羡慕,年轻的人们似乎也纷纷向长寿的人寻求长寿秘籍。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人或许总是害怕离开的。有很多的老年人,年纪越大,越不敢面对,希望能获得长寿,有更多的时间来体会生活。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心理,主要有如下两点:第一,活得越长,能体验到的人生经历也就会越多,很多人希望自己的一生能过得丰富多彩,不留下任何遗憾;

  第二,从哲学上来讲,是进入到了一个虚无的境地,人从心理上来说是害怕虚无的,因为虚无代表的是彻底的消失,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畏惧死亡的一点,因此,人们追求长寿。

  可是,人难道活得越长就越好吗?小编认为,这其实也不一定,对一些身患重病的人来说,他们不管是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都饱受疾病的摧残,这种低质量的生活无法给他们带来幸福。

  在国外,比如瑞士,允许身患重病不愿意久留人世的人选择一种安全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个。所以,人活的时间长久可能往往与后期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

  大部分的人都是在55—60岁退休,退休之后的人在经过了几年的休养到65岁之后,自己独有的时间也越来越充足。

  并且身体相对70岁以上的人来说更加健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追求自己的兴趣,培养更多的爱好。

  很多处在65—70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不会再被工作以及家中的事务占据过多的时间,他们的精力也十分旺盛,很多老年人选择去旅游,从而放松了身心,使得晚年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也增加了幸福感。

  65—70岁的老年人,已经到了耳顺之年,在生活中不管是遇到任何的事情,都能以更加从容的心态来面对。

  心情往往与人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心情舒畅了,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才能过得更加幸福,这也是这一年龄阶段老年人生活更加幸福的秘诀之一。

  能活到65—70岁的老人,早已经退休,不需要再承担工作上的压力,在生活中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即可,基本上都已经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

  这部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高,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通过培养兴趣等方式能愉悦身心,更加自由,人格上也早已独立,更加趋向于追求自身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更加趋于稳定,在经历过挫折之后能以平静的心态来处理,实现了内在精神的富足,也更加珍惜现如今的美好生活。

  人是否活得越长越好,其实与晚年的生活质量有着密切关系。65—70岁的老年人更幸福的原因主要如上文所述。

  最近这些年来,全球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如何高质量地安度晚年成了社会关注的重点话题。对老年人来说,晚年生活能否幸福,往往与自己的身体、心理关系密切。

  只有保持积极的心态,身体健康,这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生活,65—70岁的老年人生活之所以更幸福,可能是因为心态上,身体上都处于积极、健康的状态中,因此也就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活在当下。




上一篇:断(duàn)线(xiàn)风(fēng)筝(zhēng)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奇谈怪论怎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