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合作是中非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与近半数非洲国家贸易额同比增幅超过两位数;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资来源国之一……一系列亮眼数据表明,中非贸易规模屡创新高,投资合作稳步增长,中非经贸合作充满强劲活力。
清晨,渔船满载而归。肯尼亚东部海岸夸莱郡希莫尼镇的水产品加工厂内,当地员工将捕捞的鳀鱼加工成小鱼干后,封箱送入冷库,等待空运到中国进行深加工,成为美味的海鲜零食;
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机械臂正从货船上卸下集装箱,安放在巨型堆场中。来自中国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进入尼日利亚;
夜幕降临,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仍是灯火通明。如今,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6万人次,非洲客商占比超过1/10,“世界超市”义乌助力“中国制造”通达非洲;
繁忙的工厂、热闹的码头、奔走的客商,见证着中国与非洲跨越山海的经贸合作热潮。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当前非中经贸合作不断深入、富有成效、充满活力。”埃及“国家回声网”如是评价。
非洲国家对华农产品出口扩大是一大亮点。2023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坚果、蔬菜、花卉和水果分别同比增长130%、32%、14%和7%。南非鲜梨、坦桑尼亚芝麻、科特迪瓦腰果、卢旺达辣椒、埃塞俄比亚咖啡……越来越多优质非洲农产品被端上中国百姓的餐桌,这背后是非洲农产品输华“绿色通道”等举措顺利推进。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自非进口农产品金额已经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
通过中非务实合作“九项工程”,中方立项实施援加纳渔港综合设施、毛里塔尼亚努瓦克肖特立交桥等26个贸易促进项目,立项实施援马达加斯加公路、赞比亚电力设施等11个工业化和就业促进项目……“贸易促进工程”“投资驱动工程”项下众多项目落实推进,大幅提升非洲大陆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为促进中非贸易便利化提供了强大支撑。
“非洲在贸易、投资、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展现出了无限的可能性和巨大的增长潜力,欢迎更多中国企业来非洲发展。”肯尼亚贸工部副部长阿布巴卡尔·哈桑·阿布巴卡尔说。
今年5月,华为公有云开罗节点在埃及正式启用,提供包括人工智能平台、数据平台、开发平台在内的200多种云服务。这是埃及乃至北部非洲首个公有云服务,将进一步促进埃及数字经济发展。
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数字化转型,到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移动支付等新业态,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助力非洲实现数字化转型。
从参与多条连接非洲和欧、亚、美洲大陆海缆工程,到与非洲主流运营商合作基本实现非洲电信服务全覆盖,再到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通信骨干网,中国企业积极参与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帮助非洲国家缩小数字鸿沟。“非洲具有广阔的数字经济市场前景。相信在中国助力下,非洲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贝尔胡特斯法说。
每一届非洲好物网购节,总会掀起一波“非洲热”。中非主播联手推介非洲特色产品,中国消费者坐在家中就能方便选购。中非携手拓展“丝路电商”合作,大量非洲优质商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入中国市场。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近郊,齐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Kilimall)的仓库货架上,各国商品琳琅满目,员工们忙碌地清点货物、扫码、打包装箱。这个由中国创业者在肯尼亚创立的电商平台,成为深受非洲民众喜爱的在线购物平台,还为当地创造近万个就业机会。
埃塞俄比亚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德米西认为,中国电商是机遇和活力的助推器,其创新的商业模式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正助力非洲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不久前,中非共同发布《中非数字合作发展行动计划》,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骨干网络、数据中心等领域合作。乍得通信、数字经济和数字化部部长布卡·米歇尔表示,希望通过和中国伙伴的合作获得发展经验,帮助非洲在数字转型上取得长足进步。
湖南高桥大市场的肯尼亚馆内,各色鲜花争艳。从肯尼亚到高桥大市场,这些鲜花的运输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非洲咖啡交易中心里,香气四溢,这里的咖啡直接从非洲采购,加工、包装后销售。南非龙虾经过10多个小时的飞行,从这里走上中国百姓的餐桌……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的分展馆和常设展馆,湖南高桥大市场是中非经贸合作的缩影。
去年,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各方签约项目累计120个、金额103亿美元;发布99个对接合作项目、金额87亿美元,其中11个非洲国家发布74个对接项目,数量为历届之最。今年5月,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走进非洲系列活动之一,中国—非洲投资贸易促进合作交流会在内罗毕举行,活动现场有10个合作项目进行签约。
湖南袁氏种业高科技有限公司连续3次参加中非经贸博览会。“在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的助力下,我们与非洲国家的合作日益紧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万觉鸣表示,“杂交水稻种子、技术在非洲的推广,帮助当地农民增产增收,也增加了非资源性产品贸易合作新品类。”
此外,中方还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专门设立非洲农产品专区,并组织中国进口商与非洲展商开展一对一对接。去年第六届进博会上,11个首次参加国家展的国家中有7个来自非洲。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和企业带着本国特色产品走上这个世界舞台,也借着进博会的窗口了解中国。南非标准银行集团已连续6年“全勤”参展。该集团企业与商业银行部中非银行与贸易业务主管菲利普·麦博弗表示:“进博会提供了绝佳平台,让非洲企业可以面向庞大的中国市场进行产品展示和推广。”
中非合作,互利共赢。展望未来,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新起点,中非双方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共同推动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中国和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