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赓续历史文脉焕新非遗光彩
时间:2025-07-08  浏览次数:663

  近年来,巢湖市深入挖掘非遗资源,聚焦保护传承发展全链条,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推动非遗和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打造巢湖文化“最好名片”。

  做好“保护”文章,守住非遗“原汁原味”。努力挖掘资源,厚植非遗沃土,目前共有代表性项目8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2项。打造非遗传承基地12个、非遗工坊1个、名家工作室2个,握紧非遗和文化的“根”与“魂”。推动非遗数字信息化发展,建立非遗数字档案,布设非遗专题展厅,通过多媒体互动形式让群众零距离体验非遗技艺。制作《巢湖民歌口述史》纪录片,《巢湖民歌慕课》网络课程纳入全国高校选修课程,累计浏览量超100万人次,编辑出版《有巢氏故事集》《巢湖民歌校本教材》等书籍,丰富重点非遗项目的传播形式。

  做好“传承”文章,推动非遗“薪火相传”。建立完善传承人体系,现有代表性传承人20名,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4人。扎实做好非遗人才“引育留用”,通过“收徒传艺”吸引年轻人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传播,培养非遗专业人才100余名,每学期开设非遗课程100余次,吸引3000余人次上课。扎实开展非遗“五进”活动,在大中小学开设纸笺课程和巢湖民歌讲座,策划推出“市民夜校”“传承培训班”“暑期少儿实践班”等非遗专题体验活动,让非遗贴近群众、融入生活。

  做好“发展”文章,实现非遗“百花齐放”。鼓励“非遗+创新”有机衔接,通过不断兼容吸收新技术、新元素,让各类“老字号”实现“新表达”。坚持“非遗+产业”协同发展,扶持重点非遗项目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纸笺加工技艺、巢湖树雕画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长三角文博会、园博会等,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推动“非遗+文旅”深度融合,利用中庙文化旅游活动周、银屏牡丹节、夏至节等时间节点开展非遗宣传展演活动。打造巢湖民歌主题村南湖方村,建设民歌展示馆、民歌课堂、民歌广场等,集景观、研学、民宿于一体,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精品主题村”。通过讲述非遗故事、观看非遗展演等形式,在火爆出圈的中庙茶社布设非遗摊位,引导群众走近非遗、体验非遗,为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郁辰)

  2025年4月10日,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昆山镇三公山茶叶种植基地,千亩高山野生杜鹃在翠绿的茶园之间绚丽绽放,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2025年4月1日,北京怀柔慕田峪长城内外山花盛开,美丽的春花把古长城打扮的多姿多娇,犹如春天里一幅壮美的风景画

  引江济淮菜巢线日,船舶航行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境内的引江济淮航道上,标志着菜子湖湿地候鸟越冬季禁航结束,菜(子湖)巢(湖)线

  2025年3月31日,江苏苏州吴中区光福镇,太湖之滨,桃花、樱花、油菜花等竞相绽放,生态优美,春景如画

  2025年2月7日,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月明村一大片梅花竞相开放、灿若红霞,游客和市民前来游玩打卡,尽享春日的快乐和惬意

  2025年2月5日,福建省福清市石竹山风景区,一场非遗英歌舞、建瓯挑幡等非遗表演正在进行,让游客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和游览品质

  2025年1月20日,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城市中央公园内,游船与湖水、植被、高楼相互映衬,呈现出一幅冬日多彩美丽生态画卷

  2025年1月16日,受低温天气影响,山西省运城盐湖出现冬季独特的“硝花”景观,水面上的硝花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美不胜收。

  一位“行者”行走在广袤的沙漠中,遮掩着绝世的面庞,一面“古镜”掩埋于厚重的沙下,刻满了时间的裂痕。

  2024年12月10日,贵州省黔西市绿化白族彝族乡大海子村,青山环绕树木葱茏,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4年12月6日,古城苏州街头,成片的银杏、红枫等树木色彩斑斓满目缤纷,成为一道迷人的风景。

  2024年12月6日,初冬时节,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灵山街道花卉种植基地的大棚里一片繁忙,种植户忙着管护花卉。

  2024年11月30日,初冬时节,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文化园内,树木换上新装,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往赏景。




上一篇: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铜针式散热基板和铜平底散热基板   下一篇:148名国人因网络诈骗在非被捕!缴获73栋豪宅1596台电脑太丢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