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观众眼里,《新闻女王》以精彩的职场戏和立体的人物性格,吊打同为新闻行业为背景的剧集《以爱为营》。
职业剧系列向来是TVB最有保证的口碑作品之一,《法证先锋》《妙手仁心》《陀枪师姐》《烈火雄心》……几乎大多数类别的行业群体都有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这一次,镜头转向了新闻行业,新剧《新闻女王》尚未播出已经在网上掀起一层层的讨论热浪:实力派演员的阵容、充满张力的冲突场景、伦理模糊的灰色地带等等,就像一张张向观众抛出的牌面。
没有绝对的是非与善恶,该剧试图从一次次的新闻报道里探讨边界何在,是既新鲜又熟悉的TVB味道。多年来,香港职业剧受欢迎的原因不仅仅是观众的好奇,还代表着一种关切社会和人心的态度选择。
以文慧心(佘诗曼)和佐治(马国明)是SNK电视台里的两大主播,并分出了两个阵营——文家军和佐治党。
在争抢收视率的目标下,两个阵营使出了各种手段,比如文慧心为了拿到火灾现场的图片,在消防封锁现场的情况下告诉实习记者:一定要拿到现场的视频画面。
于是,这个实习记者(王敏奕)偷偷跑进火场,因为吸入浓烟进了救护车,但文慧心却借此拿到独家画面,并且早就在现场候位直播,给处在低谷期的自己在职场斗争中打了一场翻身仗。
她特意争取到佐治党的弃将,用激将法促使她打坏别人汽车,拿到行车记录仪的视频,然后拿到独家画面。转过头,她就公开了这个记者打坏汽车的片段,让她下不来台,并且主动辞职。
而文家军和佐治党最微妙的一个关系点是,佐治曾经是文慧心的下属,被总监有意提携,然后二者从师徒变成了对手。所以,与其说SNK里是一个新闻战场,不如说这是一个人性的战场。
当然,佐治党的主播也并非等闲之辈。以外貌和性感身材作为自己营销手段的许诗晴(高海宁饰),懂得利用性别优势吸引广告商,更重要的是她很知道怎么在观众面前打“煽情牌”。
他们的不择手段演绎了一种“过火”的新闻操作模式,尽管这是戏剧性的夸张演绎,但某种程度下,也是映射香港社会在网络时代里,媒体为了争取点击量和浏览量所采用的各种“擦边”的手段。
在争取广告商合作时,文慧心说了一句剧集里最经典的台词:“其实你一直误解了什么是新闻,什么是真、假,你会分吗?新闻上面出现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字,由我们控制切入点,我们教观众怎么看。新闻没有经济效益,但真相有。”
事实上,文慧心和佐治也是如此操作新闻的,客观上他们都呈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而且,他们在人命关天面前,都选择用最多的资源全力以赴;但怎样呈现,合法还是违法?用谁呈现?选用阵营里的人还是对手阵营里的人?事后又会否揭对方的底?
《新闻女王》每一集的开头,都会有一句语录的引用,比如“记者的责任,是牢牢地守住一个核心原则:审视社会不为人察觉的角落。”这是新闻理想主义的表述之一,当它落在实地,却演化出不同的操作方式。
《新闻女王》里,尽管佘诗曼的角色带着不少主角光环,让她遇到困难总能全身而退,但这个剧集有在认真探讨新闻行业的议题和困境。
剧集里,有邻居投诉网络红人“思觉大叔”家里经常有噪音出现,后来他突发精神病准备持刀伤人。而许诗晴则直接找到他的明星女儿住所,并将心急的女儿带到现场。女儿希望能安抚失控的父亲的情绪,反倒被父亲指责她当人“小三”。
新记者看到直播画面很激动,感慨“这个前辈真厉害”。这时,老记者则回应她说,“她这是在玩火”。
记者/主播本人对新闻事件的参与程度有多少?边界在哪里?这个讨论在业界未曾停止,也更容易成为影视剧创作的空间。
《新闻女王》里呈现的,更多的是这种若有似无的“隐形地带”。比如文慧心的助理看似“忠心耿耿”,两个人是利益共同体,实际上文慧心利用后者的性格弱势在一直控制她,而助理其实也和上司的对头佐治有感情关系。明面上撑文,实则上记录下她违规操作的片段,帮助对家打倒自己上司。
但是,在佐治面前,助理其实也留了一手,关键时刻权衡利弊,隐瞒了关键信息。这么看来,两个人是谁在利用谁,还说不清楚。
主播也是人,在冷冰冰的新闻操作守则面前,很难不被说服或者动摇,更是有着情感念想,于是,这变成了一场互相利用的游戏。
甚至文家军和佐治的斗争,其实都是电视台大老板方太的一盘棋,在他们的争抢日渐偃旗息鼓的时候,她提议要加入“第三方势力”,建立起第三个阵营。
于是,听话的下属把独立记者张家妍也拉拢了过来,告诉她可以尽情做她想做的选题,虽然不想参与到斗争中,但“创作自由”这个选项对一个有理想的新闻人来说太具有竞争力了。
张家妍,是这个剧集里比较特别的一个角色,她是个标榜自己不附属于任何一个阵营的记者,别人斗别人的,她干她自己的。她更像是普通人想象中记者应该有的专业样子:在事故发生时头脑清晰,方向明确地拿到证据,为受冤的当事人找回清白。
TVB的经典剧集里,以前也有记者这个角色,在《刑事侦缉档案》里刚出道的郭可盈饰演了一个敏捷机灵的记者高婕,这也成为了港剧迷心里最印象深刻的记者形象之一。
《刑事侦缉档案》是讲警察破案的故事,但是大胆勇敢的高婕经常利用各种渠道搜集比刑警更多的资料,并且和主角陶大勇一起参与破案过程,这也使得记者+警察这个组合,成为名留职业剧历史的经典cp之一。
至今20多年过去了,很多观众依然翻出这部老剧来看,然而现在看当时的刑侦手段依然不过时,而一环扣一环的推理过程还是相当紧张刺激。
如今,TVB的影响力已经不比当年,很多人们叫得上名字的演员都离巢,关注度大大下滑,但每一档职业剧的出现仍然备受关注,这是观众最记得住的招牌动作。
也许是观众想了解另一种生活的好奇,也许是细腻真实的情感打动了局外人,不管怎样,TVB为观众曾经构建出一个专业的宇宙,这背后是一套专业的分工框架和筹备团队。
此前,编剧是搭建整个剧集框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铺排案情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法证先锋》的编剧梅小青曾经解释说,港剧剧本团队包括了两个编审、五个编剧和一到两位导演。
为了保证剧情的真实、准确,还有设置专门搜集信息的岗位,他们熟悉各行各业的“线人”,一有剧本立案,就能找到最合适的人。有时候,不是所有从业人员都愿意接受采访,他们就会分头看专业书籍,设计专业的采访问题,“人家一听你很了解他的生平,感觉到尊重,自然愿意跟你多聊一些”。
参与法律剧《壹号皇庭》《妙手仁心》等剧集编剧、监制的邓特希也曾经透露,要筹备拍摄警察、律师的剧集,他经常去法庭听庭审,连“古惑仔”他也要找来见面聊天,面对专业人士他们组成组合,一人访问一人记录。在这样的明确的分工下,打磨出令专业人士也认可的剧本,在剧里,演员仿佛褪去了滤镜,成为了实实在在的专业人士,在各自领域扎实工作。
饰演新闻行业的角色,佘诗曼提前半年就收到了剧本,她经常和记者打交道,但要了解新闻主播这个职业,她还是下了很多功夫,通过看不同电视台的新闻,记住了主播报新闻时的节奏、表情和语气。
选角也很重要,TVB职业剧里的角色不一定都是大咖,但都散发着角色所符合的气质。演员陈慧珊是在美国读书后回流香港,一开始是英文台的新闻主播,但是被慧眼识珠发现,转行到《壹号皇庭》里饰演大律师。
她的气质被邓特希一眼识中,利落干练又有辨识度,邓便邀请她在剧集里大展拳脚。果然,陈慧珊没有让人失望,她演绎出了后来很多职业剧里都有的角色特质——受过高等教育,在专业里有独特的见解和能力,同时还在生活上相当独立,对待感情洒脱自由。
演员的配合和剧本的出色仿佛可遇不可求的时代巧合,造就了一批描绘职业形象出群拔萃的剧集,也促进一群年轻人通过观看这些剧集,立志往医生、警察的专业人士道路发展,带来了正面的影视影响力。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职业剧不少,精致的镜头、完善的工作场景和光鲜亮丽的办公室是标配,但是在硬件如此抗打的情况下,却缺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
尽管新的剧集一部接一部,不过人们很难想起来具体的名字,也不记得剧中的角色。再也见不到那一群专业、潇洒又心气高的职业形象,这何尝不是观众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向往。
还有网友夸赞《新闻女王》的理由是,“全员搞事业,没有恋爱脑”,比起“只谈恋爱不搞事业”的其他职业剧,已经高出一筹。这样的称赞也更像是对一种绝对理性生活的追求,在充满不确定感的快时代里,只有理性的职场生活能给人们带来确定的抚慰。
《新闻女王》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职业剧的期待和展望,虽然光辉难复当年,但仍然让人不得不回味、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