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灵宝信息网-灵宝天气预报-灵宝教育网-灵宝租房-灵宝新闻网-灵宝生活网

热门关键词:

才(cái)德(dé)兼(jiān)备(bèi)看看网友是怎么说的!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08-02

  2023清明假期,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推出《“家”字怎么写》融媒体报道,以公路、铁路、航空出行切入,围绕清明节祭扫习俗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通过走访中华姓氏起源地、历史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找寻新时代对“家庭、家乡、家国”的理解与表达,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你知道最古老的家长什么样吗?你了解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家庭”的起源吗?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推出《“家”字怎么写》融媒体报道,记者带大家走进河南博物院,一起找寻中华文明进程中,最古老的家庭记忆。

  世界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中原孕育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干,开启了中华民族文明之源。数千年来,有20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开封、郑州、安阳,名都相望,城垣相迭,文化厚积。

  淅川下王岗长排房模型依据1971年在淅川下王岗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大型房基制作。房屋分成20个小间,每间均有门厅、火塘,这是许多个体家庭居住的房屋。个体家庭的形成,标志着新的社会形态的出现。

  这件花办纹彩陶钵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文物,1956年河南省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出土。属于盛食器,类似于今天的碗。

  细致观察会发现,花瓣纹的绘制有规律可循。花瓣中心的黑色圆点应是最先绘制的,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圆点之间由黑色弧形三角纹连接,留白之处便自然呈现花办纹。纹饰整体给人以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先民对生存环境、自然万物的认识和哲理层面的思考。

  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可能就是形成华族核心的人们的遗存,庙底沟类型的主要特征之一花卉彩陶可能就是华族得名的由来。”也就是说,以庙底沟为中心的区域曾生活着以花为图腾的部族,在古文字中“华”的本义就是花,“花部族”即“华部族”,后来华部族与夏部族在中原融合,为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七层连阁彩绘陶楼1993年出土于河南焦作白庄6号东汉墓中,为仿中国传统的木构高楼建筑,主楼七层,高近2米。附楼四层,高1.28米。两座楼层之间巧妙地由一横架于空中的阁道连接成一组完整的建筑单元。

  从整体看,主楼高大雄伟,附楼挺拔秀丽,各建筑间高低错落有致。仔细观察可发现,主楼每层的门窗设置皆不相同,在多变之中却始终遵循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对称之美。汉代陶楼模型是专为当时逝者制作并埋入墓葬内的随葬品,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透过这些文物、展品,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家庭”的起源、演进和发展。追寻家的记忆,别忘了来河南博物院看看,因为这里有我们血脉的根基,这里的文物会告诉你最古老的“家”的故事。

  我的家乡因何而起,我的姓氏源自哪里?面对这些问题,很多人可能一时给不出答案。但如果你问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的郑姓后人,他们会自豪地说,他们出自“荥阳堂”。

  位于荥阳市郑上路与京城路口的广场上,矗立着郑氏三公像,他们被称为郑氏始祖。清明时节,不少人来到广场,阅览三公像底座上的浮雕故事,缅怀郑姓始祖的丰功伟绩。

  郑氏三公是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是郑国开国后的三代君王。郑桓公曾将家人、财物等暂寄至今荥阳境内的京襄城。后周王室东迁至洛邑,郑武公以京襄城为都重建郑国。

  在荥阳市东南10公里的京襄城村周围,京襄城的古城墙历经2800多年风雨依然屹立,这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国为姓,郑姓的后人有1300多万,目前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浙江以及海外多国,有“天下郑氏出荥阳”一说。一九九四年是郑桓公受封立国二千八百周年,海内外郑氏族人派代表到祖地荥阳举行祭祖大会以慎终追远,弘扬祖德。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并非一个纯粹的哲学问题,它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家族家谱穿越浩瀚的历史,承载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每一个姓氏都有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氏发于荥阳,陈姓起于淮阳,孙姓源自濮阳……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在当今中国常见的一百个大姓中,源于河南的有七十三个。

  源于河南诸姓的先民们,植根中原,在河南这片热土上留下了文明的足迹,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明的种子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远至海外,如今几乎遍布全世界。

  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知其然”,才“知其所以然”,清明时节,到老家河南走一走、看一看,在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更好的面对未来。

  位于大别山区的河南省新县素有“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称,红色传统深厚,这里“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有着丰富的红色遗址。

  今年清明节,河南广播电视台交通事业部推出《“家”字怎么写》融媒体报道,记者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聆听大别山的红色故事,感悟革命先烈的家国情怀。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建于1957年,占地22公顷,是我国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园内安葬着2000余位革命烈士、老红军和红军将领,纪念着鄂豫皖苏区13万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

  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大别山区牺牲了近100万人,按照鼎盛时期鄂豫皖根据地的350万人计算,每3到4人中就有1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仅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新县,就有5.5万人为革命献身,留下姓名的只有11057人。

  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内英烈广场的英名墙上,篆刻着上万名革命先烈的英名,吴焕先烈士就在其中。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和红二十五军。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吴焕先一家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家里父兄6口人被反动武装残忍杀害,妻子去探望他时把沿途乞讨来的百家粮全部送给部队做军粮,自己却饿死在返回的途中,被发现时已怀有四个多月的身孕,嘴里还含着没有嚼完的半根野草,母亲由于受地主反动派的迫害,连讨饭都不能去,最后竟被活活饿死。

  这座浮雕墙“军人的靠山”展现的就是以吴焕先的母亲和妻子为原型的广大苏区人民群众支援红军、支持革命的场景。

  大别山“江姐”晏春山的英勇事迹同样令人钦佩,她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积极协助革命军建立柴山保根据地,带领潘湾一带农民参加“白沙关暴动”,后担任光山县弦南区四乡苏维埃妇女主席,组织妇女拥军支前,曾一次就送30多个青年参加红军。1933年5月,她不幸被捕。敌人给她灌辣椒水、上压杆、钉竹签、烧烙铁,她始终不屈服,后来敌人逼迫她带路去寻找红军游击队,她却把敌人带到了远离游击队的鸡公寨,站在大花台崖顶,回头痛骂敌人,高呼口号:共产党万岁,纵深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鄂豫皖苏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经历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活动,涌现出像吴焕先家族、大别山“江姐”晏春山等众多英雄烈士……正是因为无数先烈前仆后继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壮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巍巍大别山,横跨鄂豫皖,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社会主义是拼出来的、干出来的、拿命换出来的!”追忆这段峥嵘岁月,重温鄂豫皖苏区的光辉历程,大别山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用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青山不老寄哀思,家国无恙慰英魂。清明节,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告慰革命英灵。思念跨山河,我们记得,他们就还活着。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世代传承!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