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灵宝信息网-灵宝天气预报-灵宝教育网-灵宝租房-灵宝新闻网-灵宝生活网

热门关键词:

至高无上(zhì gāo wú shàng)到底什么情况?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3-11-22

  初冬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黔北大地,走进仁怀市大坝镇簸箕坝村簸箕坝组,老人们或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闲聊,或沿着田间的机耕道散步,几位农民正在采摘地里嫩绿的豌豆尖,它们将被卖到重庆、上海、香港等地。田坝不远处,一座废弃的村小正在被改建成冷库,用于豌豆尖保鲜,这是簸箕坝组“强组兴村”工作队为当地群众办的实事之一。

  簸箕坝村的主要产业是“红缨子”高粱,这是茅台酒的重要原料之一,这里被称为“茅台酒第一生产车间”,全村有2200多亩高粱,全部实行订单销售,产业基础很稳定。

  簸箕坝组共有147户629人,原来村民组长一个人负责全组的管理,由于工作量大,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难免存在敷衍的情况,群众怨气很大。

  大坝镇政府年轻干部多,很多新考进乡镇的公务员并不熟悉农村工作,听不懂群众的话,不懂怎样开展群众工作。

  簸箕坝村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洪苦笑着回忆十多年前的一个场景:“一个从城里刚考来乡镇的小姑娘到村里来,指着萝卜说是红薯,你说这个工作怎么开展。”

  2022年2月,大坝镇聚焦村组力量不强、服务区域过大、振兴步伐不快等问题,推出“下组兴村”活动,让镇干部下沉到村为群众宣政策、促发展、解难题、树新风。仁怀市认真总结基层“下组兴村”做法和脱贫攻坚力量下沉帮扶工作经验,以组为单元,在村民组建立“1+3+N”强组兴村工作队,“1”是指1个村民组(网格),“3”是指镇派1名干部、村(社区)派1名干部(含驻村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兵支书、兵委员)和1名村民组长,“N”是指保洁员、水管员、护路员、安全员、护林员、联户长、土地协管员、管事小组长等。建立”队网合一、以队带网,整合资源、共建共促"机制,力争实现“强基础、解民忧、保稳定、促发展工作目标。

  大坝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小燕被选派到簸箕坝组担任强组兴村工作队队长,她带领工作队队员们一起帮助村民组做产业规划,现在大季种高粱,小季种豌豆尖成了簸箕坝组的固定产业模式,为了让群众的豌豆尖卖个好价钱,今年,工作队又协调相关部门争取资金20万元为村民们提升改造了冷库。

  簸箕坝村党支部书记刘玉洪说:“工作队还帮助村里种植的蔬菜找销路,现在大家都一心谋发展,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没有了。”

  大坝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李媛媛说:“强组兴村工程不仅让干部得到了锻炼,学会了做群众工作,也让群众反映问题多了渠道,有利于把矛盾化解在基层。乡镇干部和村组干部协作开展群众工作,能实现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实现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2年5月,“强组兴村”工程在仁怀市1730个村(居)民组全面铺开。

  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关键。仁怀市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织密织牢“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和“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组织体系,组建“强组兴村”工作队,推动干部下沉到组,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聚焦村级服务群众半径大、群众诉求难解决、增收渠道不稳定、乡村治理还不优等问题,按照“党建引领、干部下沉、服务提质、群众主体”思路,创新实施“队伍在组成立、阵地在组建设、产业在组发展、自治在组见效”的“强组兴村”工程,采取个人申请、组织选派、群众推选相结合方式按照“1+3+N”模式组建工作队1730支。通过市、镇、村、组四级联动,有力推动13480名干部下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干部下沉并不是干部到村民组工作,而是在每周抽出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帮助协调解决村民组的相关事务。

  五马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汪先敏介绍说,村民的大多数事情并不大,乡镇干部更了解政策,能更好地开展解释说明工作。如果遇到需要上报到乡镇的,乡镇干部的身份去协调相关部门也更加容易,让群众少走弯路,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干部下沉到哪个村民组,也需要“因人定岗”,结合村民组的实际选人派人。五马镇红军村主要以发展高粱产业为主,耕地保护尤为重要,镇里选派了镇房改办主任付坤到梧桐组和杨柳井组担任强组兴村工作队队长;而龙塘坝组紧邻五马河,当地村民以在河边摆烧烤摊和外出务工为主要谋生手段,镇则选派了水务站站长唐波担任工作队队长。

  “选派的工作队队长相对固定,也会根据村民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开展‘强组兴村’工作。”五马镇镇长王丽说。

  红军村梧桐树组、杨柳井组“强组兴村”工作队在阵地上召开群众会。(袁图银摄)

  如梧桐树组和杨柳井组这样两个村民组共建一个工作队的不在少数。红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玲说:“两个村民组挨得近,村民之间的矛盾就不仅仅局限在组内,两个村民组派驻一个工作队,不仅能有效节约资源,更有利于化解村民之间的矛盾。”

  为了促进干部履职尽责,仁怀市出台了“强组兴村”工作队分类管理办法,对“体制内队员”采取“半年评价+年终考核”方式开展考核,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提拔晋升、评先选优、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对“非体制内队员”,由各乡镇结合实际,出台与财政补贴发放挂钩工作机制。

  同时,仁怀市想方设法保障基层干部的合理待遇,市级财政按照户籍人口每人5元/年的标准下拨网格工作经费,用于乡镇治理网格及网格员误工补贴工作经费,并将村民组长(网格员)每年人均补贴由4500元提高到6000元、居民组长(网格员)每年人均补贴由5000元提高到6500元,引导他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车辆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朝五马镇红军村梧桐树组驶进,停在山腰一个宽敞整洁的广场上,这里是梧桐树组和杨柳井组共同的“强组兴村”服务阵地。

  这里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村小,自“强组兴村”工程启动后,全市因地制宜打造办公阵地、议事阵地和活动阵地,让群众有事时有人可找有地可去。

  五马镇党委副书记汪先敏说,当初选择这个位置,一是因为这里有废弃的村小可以供改造,二是这里地处梧桐树组和杨柳井组的中心位置,可以供两个村民组共同使用。

  村民们听说要改造一栋小楼给村民自用,积极性都非常高。每次乡镇干部到村里,村民都积极“提意见”:“我们想建两层,一层用于开会,一层用于棋牌室,大家能多一个娱乐的地方”“我们想在这里修个篮球场,这样大家就能多组织活动”“我们把这里打理出来,哪家有红事就可以在这里办”……

  最后,镇里采纳了群众的合理性建议,整合资金在这里修建了一栋两层的小楼,一层用于召开群众会,存放村民摆酒席时的桌椅,一层用于办理喜事、摆放棋牌,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

  小楼前的广场平整后足有一千多平方,天气好的时候,村民们就经常到这里打球、聊天,村民相处得更好了。

  小楼和广场建好了,村民们还想再建一个休闲纳凉的凉亭,把广场边的荒山打理出来,让风景更优美。大家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参与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大家一坐下来商量,决定自筹资金修建。

  梧桐树组村民组长李勇说:“我们在筹钱时,没有硬性规定,都是本着自愿的原则,没想到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一下子就筹到了十多万。”。

  梧桐树组村民葛显刚一听说大家要筹钱修建凉亭和打理荒山,回家就给两个儿子做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多捐钱。

  葛显刚乐呵呵地说:“我就跟儿子们说,环境打造漂亮了,我们老的在家得享受了,他们的朋友来了也更有面子,两个儿子就捐了一万多元。”

  环境打造好了,怎么维护,村民们坐在一楼的会议室商议起来,最终达成共识:“大家的事情大家办”,村民轮流打扫,不能来的就出一定的补贴。

  村民们还主动参与村里公共事业,这叫“公益工”,现在,大家都以这个身份为荣。

  为了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村里的公益事业,仁怀市还在全市推行“积分超市”,村民参加活动和公益事业可以获得相应的积分,这些积分可以用于到政府指定的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物质的奖励也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

  葛显刚也是“公益工”的一员,同时他经营者组里的积分超市,镇里在他的店里兑换一定数量的积分,他再将积分兑换给群众。积分超市同时也是组里的金融服务点,村民们要缴存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代取养老金等都可以在这里办理。

  葛显刚说:“阵地建设给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所以我们既是受益者,也要当好参与者。”

  红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玲说:“强组兴村服务阵地打造以后,村民有问题知道到哪里找人,村民们到这里办喜事,场地宽,停车方便,减少了安全隐患。村民之间有点小矛盾,一起下下象棋、打打篮球就把矛盾化解了,现在村里的氛围越来越和谐。”

  仁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源介绍道,仁怀市盘活村组闲置资源,聚焦教育、宣传、服务群众功能,采取政府投入、群众自筹、社会支持等方式,统筹解决资金进行奖补,目前已建立“党员群众之家”“议事小院”“百言堂”等服务阵地703个。

  依托“强组兴村”服务阵地,将每周二固定为“强组兴村工作日”,队长和队员们或在阵地集中,或通过微信群等方式,就村民组里的各种情况进行相互通气,大家一起商讨哪些问题可以在村里化解;哪些问题经过组里三次或三次以上调解未能化解,需要上报到乡镇;哪些问题需要工作队长到镇里的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梧桐树组和杨柳井组“强组兴村”工作队队长付坤说:“经过梳理发现,大多数问题在村里甚至在组里就能解决,需要往上报的占据很小一部分。而且问题解决了,大家的心结就打开了,生活就更幸福了。”

  仁怀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婷婷说,“强组兴村”工程让工作队员能更好宣传党的好声音、好政策,也能及时把群众的问题收集起来,针对性地化解,切实推进了“党的声音进万家·总书记话儿记心上”活动,不断深化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了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的积极性,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记者 涂林念)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