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时间:2023-09-28  浏览次数:663

  一是提高党性修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确保在思想上的政绩观零偏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从政谋事创业的“总开关”。“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关键之问,是新时代每个党员干部需认真作答的“必考题”。对党员干部来讲,为谁树立政绩、树立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获取政绩,不仅影响着干事创业的导向,也事关群众福祉,党员干部要始终树立正确政绩观,锤炼坚强党性,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政绩观建立在奋力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始终对标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个标准,常思群众之难,常谋利民之举,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要坚持实干苦干,深入群众调研,兴调查研究之风,谋高质量发展之策,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尊重客观规律,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全过程。二是厚植为民情怀,以绝对的赤诚之心确保在行动上切实际稳发展,站稳人民立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我们党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因此,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们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谋划和推进工作,都要善于从群众的角度去考虑,把党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好,把好事办好,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要始终牢记权力来自人民、当为民所用,多问问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慎重决策、科学用权,让政策更有生命力。三是坚持求真务实,以真诚的实干态度确保在干事中敢担当善作为。崇尚实干,狠抓任务落实,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讲实话、干实事也最能检验和锤炼党性,实实在在的“行”也是衡量每一名党员干部党性坚强和政绩观正确的实践尺度,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毫不动摇、百折不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打任何折扣,不耍任何小聪明,不搞任何小动作”。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结合发展实际、发展需要创造性地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在重要任务、关键环节亲自挂帅出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将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上一篇:利好来了!三大交易所重磅发布!900亿央企大股东低位大举增持什么信号?   下一篇:房是什么意思-365淘房网-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