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灵宝信息网-灵宝天气预报-灵宝教育网-灵宝租房-灵宝新闻网-灵宝生活网

热门关键词:

“真·实”调查研究真情服务群众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2-08-05

  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利器”,是走进群众心里、了解群众心声的“纽带”和“桥梁”,也是替群众解难纾困的“捷径”。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富阳调研时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富阳大力传承和弘扬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通过围绕解决为谁调研、谁来调研、调研什么三大问题,针对性落实三项服务、健全三大机制,不断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为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展现富阳风采贡献力量。

  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优势,是我们开展好各项工作的传家宝。1961年中央调查组在“富阳五星调查”所体现的敢想敢说的工作作风、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全面深入的调研方法等进一步打开了富阳的调查研究之风,培育了浓厚的实践氛围,对当前开展工作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富阳调研时进一步指出:

  “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是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富阳调研时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富阳区始终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实践活动,以系统性思维不断完善集干部选派、问题收办、效能评价于一体的“调查研究联系为民”

  一是为谁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和重要环节。”调查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发现问题,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衡量问题的唯一标准。坚持把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作为调查研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入户走访、领导接访、专题座谈、服务领办等形式,找准和解决影响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聚焦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为基层减负担。目前,已深入335个村社、189家重点企业和74个重点项目一线访民情、听民声、察民意,排摸基层“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谁来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调查研究的过程,是领导干部提高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过程。依托社区大党委、组团联村、城乡组团等工作机制,推动全区84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大党委、小区功能型党支部“双报到”。鼓励党员干部在“八小时外”认领先锋岗、责任区,深入参与小区治理。通过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村社,与村(居)委会、业委会、小区物业企业、村(居)民代表座谈,分片入户走访调研,广场现场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排摸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引导广大干部在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中提高政治能力、锤炼工作作风、增强工作本领。

  三是调研什么。调查研究的落脚点,始终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坚持“区委书记走遍所有村(社)、乡镇(街道)书记走遍所有网格、包村(片)干部走遍农户企业”,将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作为提升调查研究“深度”的重要手段,开展全覆盖走访调研。聚焦乡镇(街道)党的建设、环境提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重点工作等“五张报表”;聚焦企业融资难、融入双循环等新问题,研究和落实帮扶举措,破除产业链的痛点难点堵点;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以“望闻问切”之法对基层问题“把脉问诊”。

  一是实行党员干部下沉式服务。“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调查研究只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能把握住方向和对策。规定每名领导干部每年都要围绕分管工作、职责任务等确定一个调研主题、组建一支调研小组开展针对性调查研究。通过到基层宣讲党的政策、召开座谈会、走访联系点、现场办公、驻村蹲点、赴外地学习考察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调研。全区各级党组织配合开展以“党员在身边、温暖千万家”为主题的活动,组织开展“网格连心”民情调研、“百镇千村”民生政策宣讲、“温暖到家”困难群众关爱、“手拉手、心贴心”党员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各级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开展调研,通过与村(居)委会、业委会、小区物业企业、村(居)民代表座谈,重点围绕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民生问题,分片入户走访调研。

  二是实施职能部门组团式攻坚。不断创新调研工作载体,实现调查研究“横向到边”全覆盖。建立区委常委联系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将全区24个乡镇(街道)划分为6个联动发展组团,由一名区委常委担任团长,各乡镇(街道)联系区领导担任副团长,协助团长做好所联系乡镇(街道)“十一个一”联系工作。组团内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捆绑结对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区委党建和乡村振兴指导组成员担任成员,负责具体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同时,为解决社区跨部门、跨领域、跨条块的系统性难题,以59个社区为核心,按照1名区领导、1个区级机关单位和若干科所站队、国有企业、两新组织构建起“1+1+X”的模式,调动35位区领导、68家区级机关、141余家国企事业单位和150家两新组织,组成59个社区党建共建工作组团。实现重大事项“团长帮”、综合问题“部门联”、一般问题“社区兜底”,真正实现联系服务“一个不落”。

  三是调研问题清单项目化推进。推行“组长负责制”,按照工作计划,以 100% 问题办理完结为工作目标,依托区领导牵头、社区+工作组团推进为工作机制。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社区医疗、小区停车、老年食堂等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和项目审批、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难题,简单诉求当场答复、复杂问题由所在调查研究小组组长认领,全程跟进直至问题办结,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每半年各有关单位均签订“百日解百难”责任状,全力推进热点难点问题办理。

  一是坚持“调研开路”,全领域收集让“问题浮上来”。2021年,线下创新开展“昼访夜谈”调查研究年活动,群众大小“烦心事”倾诉有渠道。明确4月为集中调查研究月,全区机关领导干部组建675个调查研究小组,落实“入户走访、踏看项目、积案化解”等“六个一”主要任务。白天,进村入企上门走访,了解工作落实落地情况,督促指导加快推进;晚上,屋前院后访谈座谈,了解问题分析症结,形成服务科学决策。短短1个月时间,各调查研究小组已入户入企“昼访”7.3万家次,开展 “夜谈”5000余场次,收集意见建议6416条。创新开展区领导领衔课题研究,各类问题信息反馈有着落。

  年初,区领导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前期调研反馈的问题信息,积极领衔重点调研课题。年底,在深入一线、摸清实情、深度思考、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为区委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以课题研究、项目领办的形式帮助解决各类问题,做到“群众出题、调研领题、服务破题”,将调查研究与服务基层、夯实基础结合起来。

  线上推广“民呼必应”特色应用场景,民生实事需求对接有平台。开发“民呼必应”特色应用场景,着力打造群众诉求收集、转办、反馈、评价的工作闭环。基层群众可依托支付宝、微信小程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方式实时提交个人诉求或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配套出台首问负责、即时响应、限时办结三项机制,确保事项“即交即办”“一办到底”。截至2021年6月底,应用场景日均受理群众诉求200余件,单件平均办理时长约16.6小时,从源头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坚持“分类解难”,全链条破题让“成效显出来”。针对群众需求数量多内容杂,部分基层治理难题属地力量不足等问题,以系统性思维、智能化手段,构建分层分类破难机制。一般问题“智能办”。

  民生小事“集中办”。针对小区停车、农村供水等群众关心且需会商办理的“民生小事”,集中开展“百日解难”专项行动,每年用100天时间开展集中攻坚。两年来,全区累计解决各类民生实事1129件,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多跨难事“领衔办”。针对跨部门、跨领域、跨条块的系统性问题,实行课题项目领办机制,以综合集成手段应对复杂难题,并通过加强结果运用指导形成第2年的各级各类民生实事项目。截止2021年6月底,已上报认领民生课题675个。三是坚持“考用结合”,全要素激励让“干部立起来”。通过优化绩效评价制度,探索搭建“赛场赛马”平台,不断推动调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实。健全“比武”机制。

  优化“评价”机制。探索领导干部群众评价机制,在“民呼必应”应用场景中设置办理事项群众五星评价功能。事项办结后,群众可对办理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承办单位、个人考核挂钩。配套健全考核机制,从实事办理的数量、时长、办结率、满意度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按照40%比例将群众评价作为部门年度社会评价、镇街年度“大党建”考核、党员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倒逼全体党员干部持续转作风、提效能。强化结果运用。不定期开展“三服务”一线干部专项考察,由部委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区24个镇(街)、联系服务群众职能较多的机关部门以及村社、企业进行走访考察,多角度、近距离了解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线年来,累计开展专项考察12次,发现掌握各层面优秀党员干部185人,提拔重用优秀干部共42名,有效激励干部实干担当。三、取得成效

  一是克服了调查研究重形式轻过程的现象。依托“三服务”“百日解百难”“昼访夜谈”等调研活动,一改以往存在的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的“蜻蜓点水”式调研,做到真下基层、线年来,全区各级党员干部通过各种方式走访回访群众32.8万余户次,调研企业3400余家次。二是改变了调查研究讲成绩避问题的现象。

  三是改变了调查研究重调研轻实效的现象。通过从上到下的系统性调研、形成调研考核机制,改变以往只强调调研,但却不系统,也未形成闭环的现象,对于调研上来的问题到底解决了多少、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并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机制。2021年6月底,全区10574名机关党员累计为民办实事10990件,为企业解难题6884个,认领帮扶微心愿、组织微心愿、互助微心愿50746个,解决率98.82%,回访满意率98.6%,解决率、满意率均位居全市前列。(二)实现了干部素质由“弱”到“强”的提升

  一是帮助党员干部深度入场。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的过程中,锻炼了党员干部“腿脚好、眼睛尖、嘴巴甜、脸皮厚”等本领,成为“圈内人”,真正地深度嵌入到基层社会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跟一线干部群众交朋友、谈心声;二是帮助党群之间形成共情交流。

  通过听群众的民生疾苦,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解决群众的难事烦心事,从而更深入地感受到公共政策实施跟落地之间的反差。通过跟群众讲解党和政府的政策,使群众更加了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使群众了解和理解党的各项政策。在此过程中,使群众更理解政府、也培养了党员干部的“同理同心”,使干部被人民接受、决策被人民认可;

  三是帮助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和群众诉求,集中民智、体现民意、反映民情,以此形成“决定政策的基础”,进而把群众分散的智慧和意志集中为科学决策。而且最显著的作风改进就是树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的工作方式的和工作作风。(三)实现了党群关系由“浅”到“深”的转变

  一是相互了解更深入。通过大走访、大调研,使干部熟悉了基层,熟悉了基层老百姓,听到了老百姓的诉求和心声,同时也使群众了解了干部的动态、政府的作为,能够更了解干部和政府的政策初心;二是问题解决更实在。

  三是感情纽带更牢固。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党群链接的纽带,深化的党员干部和老百姓之间的感情。近年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专题调查研究活动,搜集问题32618件,解决32596件,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尤其在群众普遍关心的停车问题、垃圾堆放问题、上学就医等民生问题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四、经验启示与发展思考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东同志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形象地将“调查研究”比为“十月怀胎”、决策比喻为“一朝分娩”。党员干部重视调查研究,必须以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才能从群众中找到答案。深入群众要有“深度”,就是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同真正明白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深入沟通探讨,发现并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让老百姓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只有这样,调查研究出来的结论才可能是切合实际的、可行的、有用的。只有广泛地、深入地“到群众中去”进行调查研究,才能找到“一切为了群众”的正确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才是真正完全“从群众中来”的。

  ******东主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那就是“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根本上讲是为了了解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以解决这些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先声”。离开“问题”的调研,就很容易失去方向,陷入盲目,其作用也就不明显。因此,在调查研究中,领导干部要树立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具体而言,就是要紧扣新时代的新思想、新战略、新目标、新要求展开调研,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调研,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弄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找准症结,方能对症下药。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根据当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党员干部群众反映较突出的问题选题,找到调查研究的“准度”,通过深入调研,探求破解方法,进一步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实事求是作为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调查研究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最佳途径。摸实情离不开调查研究,而搞调查研究离不开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根本任务是发现问题,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衡量问题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才是阅卷人”,因此,凡是不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路线、做法等,都是调研的对象,都是需要反映的内容。开展调查研究不能居高临下,不能置自身于被调查者和人民群众之上,要力戒官僚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呼声,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获取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提出科学的对策和方法。唯有切实提升调查研究实效,不断锤炼“硬功夫”,掌握“真本领”,才能真正发挥好调查研究辅助决策的作用,更好地承担起做工作、干事业的责任和使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

联系我们 -